华新在线讯(见习记者 王若濛 邹晗怡)对于华师学子而言,每个四月的欢呼声都是要留给“文华杯”篮球联赛的。在氤氲着初春草木气息的球场上,不同院系的篮球队展开激烈的角逐。赛场上,快速被传递的篮球牵动着每一位队员与看球人的心,而在那些奔跑着的运动员中,我院女篮队长余典,总是一抹不容忽视的亮色。
无心插柳柳成荫——初遇篮球
余典第一次接触篮球是在初中,一次出乎意料的选拔后,她与篮球结缘。初中时,余典陪朋友参加篮球队的招新选拔,结果却是朋友落选,余典意外被篮球队选上。
这样的结果让余典大吃一惊,小学专练田径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打篮球,更别提进篮球队训练了。凭借着新鲜感,余典留在了球队。一开始,她只是觉得打篮球有趣、好玩。在训练和比赛中,余典慢慢喜欢上了篮球这项运动。后来,她在校篮球队接触到更专业的训练,逐渐开始打正规的篮球赛。
初中的篮球场上经常能看到余典的身影。“我那时是篮球初学者,只会双手投篮。后来看到其他队员单手投篮的动作又稳又帅气,就开始苦练单手投篮,经常为了这一个动作加练两三个小时。”她回忆道。
十二三岁正是“窜个子”的年纪,因为坚持打篮球,余典渐渐比父母都高出了一截。
三载暂别续前缘——重拾篮球
高中三年里篮球的“缺席”并没有让余典消减对它的喜爱,她在刚进入大学时就毅然加入院篮球队,并在篮球队走过了近三个年头。重拾篮球的这三年,余典经历了从“学妹”到“队长学姐”的转变,感受球队和竞技体育的独特魅力。大一时,余典就作为篮球队的主力打比赛,初出茅庐就在“文华杯”的一次博弈中带领球队胜出。“当时新传篮球队人数少,她们都说这是新传这几年来赢的第一场球。”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参加“文华杯”比赛,余典仍激动不已。
在球队的第一年是纯粹且快乐的,“只用当个普普通通的球员”。在余典看来,那时高年级学姐们的存在就如同“定海神针”一般,有她们在球场上,新球员们都感到很安心。
但在17级队长离任后,刚接过“队长”这支接力棒的余典有些发怵。当时正读大二的她还不习惯做队里的“支柱”,球场上瞬息万变,如果疏忽了空位,没有传好球,责任就在队长身上。篮球队内,有着“队长不能请假”的“铁规矩”。每逢训练日,余典一般都会推掉与之相冲突的事情,早早来到球场,一边训练一边等候。
身为队长,余典也要照顾队员们的情绪,在篮球队内,经常是教练唱“白脸”,余典唱“红脸”。当有球员在训练过程中感到沮丧时,余典会给予她们更多的鼓励和安慰,帮她们分析问题、疏导情绪。
现任篮球队队员的马梦梦坦言:“作为女篮主力,在与其他学院打比赛时,余典学姐会坚持打全场。大家可以感觉到她很累,但她还一直坚持,这大概就是我从她身上看到的体育精神。”
挥洒汗水齐奋力——热爱篮球
临近“文华杯”篮球赛,女篮的日常训练也更加紧张密集,一周三次,雷打不动。热身,上篮,底线传球,练习战术,队员们逐渐熟练,也更加有默契。训练与正赛都是残酷的。据余典回忆,正式比赛过程中,上篮不进、走步、掉球等情况时有发生,而教练也常常在这时要求暂停比赛,并在场下和球员进行短暂沟通。“输比赛、被教练骂可能有些伤自尊,但我心理承受能力还可以。”余典感叹道。
此次“文华杯”联赛,我院女篮不断突破自我,在四场小组赛中渐入佳境。其中,我院女篮最后一场对战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后文简称“城环”)的过程最为惊险,最终,女篮队员们取得了我院本赛季的最高得分。
赛场上的得分远比想象中的曲折,每一分都浸润着队员的团结协作与顽强拼搏。4月8日下午,比赛开局城环连进几球,我院女篮一时士气低迷。在一个月前的友谊赛中,城环女篮曾与我院女篮交手并以二十分的优势取胜。午后的热浪裹挟着球员们的不服气,弥散在空气中。
简单的休整过后,篮球比赛继续。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院女篮在比分落后的重压之下连进几球,鼓舞了士气,余典也在回忆时形容这段过程为“时来运转”。
在这场酣畅淋漓的球赛中,余典的右眼下方留下了两道擦伤。“打篮球总是有身体上的对抗,”余典坦露道,“这道擦伤就是在我的眼镜被打掉时造成的。眼镜虽然被打掉了,但我也来不及去捡,只能继续朝前跑,没想到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还进球了。”
在与城环女篮的“厮杀”中,我院女篮最终以24:21取得小组赛的胜利,结束了本届“文华杯”的赛程,我院以两分之差未能进入下一阶段。“虽然现阶段我们常常‘一轮游’,但我的想法是,如果我考了本校的研究生,那时候我再带小组进二轮。”余典笑着说道。
训练之外,余典也会自己琢磨篮球。平时她会关注一些有关篮球的抖音账号,看视频学习,以提升球技。偶尔闲暇时,她也会在学校篮球群里和人约着打篮球,将热爱的事情一以贯之。
“如果让我选一种运动的方式,篮球是我的首选。”22号球员余典或许以后不在华师,但她的身影一定会出现在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