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会 - 正文

离开桂子山已一年有余,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到“余音绕梁”一词,詹一鸣的脑海里总会马上闪过大三那年执导的与之同名的纪录片,和那段在五句子歌项目组里热血过、拼搏过的岁月。

2016年,詹一鸣创立校级社团“V影制作协会”(后改名为“微影制作协会”,以下简称“V影”)并担任首任社长,后与社团部分成员组建五句子歌项目组,担任第一负责人兼导演。2017年底,《余音绕梁》的前身《寻歌》,荣获“第六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一等奖”;2019年,《余音绕梁》获得“第七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作品《寻歌》颁奖晚会)

对詹一鸣而言,在大学期间拍摄创作的视频作品早已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记录下了镜头前的百态人生、万象世界,而且丰富了他在华师求学的本硕六年,化作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第八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 合影)

 

扎根,用热爱与坚守浇灌梦想

高中时期,由于兴趣使然,詹一鸣为学校艺术节写过小品剧本《要一节课真难》,还拍过恶搞的《新闻联播》短片。虽然尚未系统学习过视频制作,但自那时起,学习传媒专业的想法就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他也自此与新闻传播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2015年如愿被我院录取后,詹一鸣在微电影工作坊和华大电视台接触了视频拍摄与剪辑。有时扛着笨重的FS7外拍一天,虽然辛苦,但他心中更多的是开心与满足。“如果能把学习一门技术当作兴趣爱好——而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对待,我觉得会更轻松一些。”詹一鸣如是说道。

自大一随学院赴襄阳拍摄城市宣传片《一个人·一台戏·一座城》,到大二时加入学姐们的拍摄项目,参与制作《伴艾骑行》,再到执导《寻歌》与《余音绕梁》,詹一鸣辗转过不同的项目组。他在专业实践中一边打磨手法,一边积累经验,将热爱的事一以贯之。

(《寻歌》&《余音绕梁》恩施拍摄过程)

“你可能会很偶然地拍出一张好照片,但你绝不可能通过偶然的机会拍出一段好的视频。”至今,詹一鸣仍清楚地记得王逊老师的这番话。在四年不间断地学习与实战中,他也渐渐明白,制作出一部称心如意的视频作品,除了热爱与专注,还需要大量的“铺垫”。

在专业课上习得美学知识、培养较高的美学素养只是基础要求。除此之外,只有通过多实践多练手,创作者们才能逐渐找到拍摄时的“镜头感”,掌握适配的剪辑节奏与制作手法。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之后,视频创作者们才能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对之进行艺术化改造。

因此,除了在学院项目组内接受训练,詹一鸣和小伙伴们还会积极参与各类赛事,将拍摄过的素材进行加工剪辑,以赛促练。最终,这些作品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七年来,詹一鸣看待作品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本科期间,每次回看前一年所拍摄的作品时,他总会很敏锐地发现视频中存在的漏洞,并抱有些许遗憾。而现在,他反而会以更包容的态度去看待过去的不足。“这些视频见证了我的成长,”詹一鸣说,“我不会再纠结于它们是否完美,或许所有的局限都是我在那个阶段的知识水平上所应当呈现的。而最重要的是,在对比中,我看到了自己在热爱的领域不断成长。”

 

布新,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大学期间,无论是制作视频,还是创立社团,詹一鸣都在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道,做自己最热爱的事。

2016年,为了搭建“第二课堂”,带动全校有兴趣的同学进行视频创作尝试,学院老师决定创办校级社团“V影制作协会”,詹一鸣作为创始人和第一任社长参与到前期准备中。

“志同道合”是詹一鸣最常提及的词。“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做这样一件事,真的特别有意义。”而他眼中创立社团的最大意义之一,就是让更多热爱视频创作的人汇聚在此,大家彼此切磋,互助成长。

“V影”的创立经历了较长的申报期。从准备申报材料,到撰写社团章程,再到多次答辩,詹一鸣都全程参与,扎实推进。第一批社团核心成员也是和他一起做视频项目的同学,大家在新的组织里快速适应角色,互相磨合,让“V影”渐渐成形、成长。那时,项目组成员们在同时期拍摄的视频素材,也成为了社团成员最早的练手材料。

在留校读研期间,詹一鸣见证了“V影”在后继学弟学妹的带领下,3年内从学校1星社团升级至5星社团,也看到一批批学弟学妹们开始在社团里崭露头角,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和感动。

同样让詹一鸣获得巨大成就感的,是他在大三历时一年执导并制作完成的纪录片《寻歌》,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加工打磨,较之更为成熟的作品《余音绕梁》出炉了。

(《寻歌》&《余音绕梁》项目组合影)

两部影片讲述的是五句子歌研究学者梁前刚的故事。梁先生为研究五句子歌鞠躬尽瘁,并因此在病重时不惜与家人疏远。在他离世十年后,原本的家庭渐渐离散,外孙女朱汐曦也尝试着在“寻歌”的路上找到关于亲情的谜底。

(与当地民众深入交流)

为了深入了解五句子歌的发展状况和在民众生活中的渗透,项目组利用暑假前往了五句子歌的生长地恩施。那时,他们常常从早上六七点拍摄到晚上十点。作为项目负责人,詹一鸣除了参与拍摄,还需要调度不同的人员、组织分工。虽然辛苦,但过程是有趣而有意义的。最终,通过7天的实地走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拍摄素材和采访素材。

(拍摄工作进行中)

从前期搜集资料,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剪辑,项目组捱过了艰辛、忙碌但又意义非凡的一年。一路走来,始终如一的是整个团队的恒心和对影片的信心。通过这段寻歌之旅,梁家人最终达成了心理和解,项目成果影片也在国际权威赛事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寻歌》颁奖晚会)

“《寻歌》和《余音绕梁》是我大学记忆的一个符号,”詹一鸣说道,“现在我看到任何古老的民歌艺术文化时,都会联想到五句子歌。当年我能和梁延老师、朱汐曦,还有组里的其他同学一起把这段故事记录下来,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求索,在学习中重塑思维

2019年,詹一鸣成功考研本校,也自此从专业实践转向了理论研究。

“本科阶段,我有些过于偏向实践,在专业理论上有些‘跛脚’,所以就争取在硕士期间将理论上的空缺填补上来。”在华师“续约”的这两年,他不再像本科时那样为了拍摄东奔西跑,而是静下来专心于理论学习,并坚持给自己阶段式地设立目标。

入校时,詹一鸣获得了二等奖学金。抱着“第二次拿一定不能比第一次差”的心态,他给自己定下了研一学年至少拿二等奖学金的目标。听课、科研、学生工作、实习,每一项都在他的规划里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研二上学期,他如愿以综合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詹一鸣本硕时期获得的荣誉证书)

在华师求学六载,詹一鸣也时常思考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本科时,进项目组参与拍摄剪辑让他积累了不少作品,他也凭借着丰富的实践经历与作品找到了优质的实习工作。但在六年的学习中,詹一鸣慢慢意识到,居于指导地位的,还是理论思想。

“学习理论知识是件浸润思想、改造思想的事情。”在詹一鸣看来,专业理论学习带来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逐渐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对复杂的事务进行解构与重构。在他看来,这才是学习与读书最大的意义。

(詹一鸣毕业照)

詹一鸣现任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全屋智能产业经理。虽然没有从事学生时代所热爱的视频制作工作,但也得益于这六年学习对自己思维的塑造,他渐渐能够将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抽丝剥茧般地梳理展开,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

回想求职那会儿,他也碰过壁,经历过无数次被拒。“求职就是打怪升级。”詹一鸣苦笑道。他将本硕期间的作品、做出的成绩视为“硬实力”,个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则是“软实力”,而在求职时如何将这两者结合以达到期望的效果,需要经过多次的尝试、磨合。

“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寻找经验,才能够在面试中应对自如。”詹一鸣谈道。同时,他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求职中不要担心碰壁,因为所有的经验都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垒起来的。

大一军训期间,詹一鸣和同学们一起接受了荆楚网的采访。那时,他告诉记者,他“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纪录片”。而詹一鸣也终在大三那年如愿。

但现如今,他倒更愿意拍一部关于自己的纪录片。

(詹一鸣在外拍摄)

当被追问到他会在影片中突出哪一段经历时,詹一鸣缓缓答道:“如果真的有这个机会,我不想做过多的艺术化改造,只是想平铺直叙地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记录六年的桂子山生活,记录每一个节点,有图书馆的奋笔疾书,有球场的相拥而庆,有做项目的挑灯夜战,有团队获奖时的喜极而泣,也有求职时的四海奔波;记录每一个困难的解决过程,记录六年来的的欢呼、喜悦……这就是我最想记录的。”

上一篇: 2015级校友刘姝媛:化茧为蝶,逐梦而歌

下一篇: 招聘资讯周报(2022.11.14-2022.11.2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