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在线讯(通讯员 杨兰)11月20日,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于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在北京召开。我院全体硕士研究生干部,包括团支部干部、研会干部、党支部干部等一同在校史馆参加“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主题讲座,集中观看该报告会的直播,其他同学自行在网上观看。此次主题讲座由我院辅导员李鸿老师主持,讲座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科学家们创新包容、严谨踏实的科研精神。
讲座伊始,李鸿老师让学生们观看了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报告会,从中了解何为科学道德以及学风建设。今年是报告会举办的第十年,特将报告场地从人民大会堂转到清华大学,并邀请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作专题报告。
樊锦诗先生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于1963年大学毕业后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本次报告会樊锦诗先生以“守一不移,奉献敦煌”为主题,从魅力敦煌,文化宝藏等方面进行解读。她首先解释为何全国人民要千方百计将中华文化优秀遗产一代一代相传,永远保存、传承千年。其次从自身经历出发,告诉大家她之所以能够全身心投入敦煌石窟是因为北大精神和学风的熏陶、研究敦煌石窟的重要性以及责任意识;她暗下决心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遗产博物馆,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最后她寄托了对科研人真创新、有担当、谋跨越的殷切期望。
戚发轫院士是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本次报告会他以“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引,从自身经历出发向广大科研工作者传达了爱国精神是安身立业之本,大学生应该多想想祖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激发全国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
在视频观看完毕后,学生干部们围坐在一起,纷纷围绕对学术的追求和如何树立科学的精神了感想。学生干部肖琼琼说道,“现在的社会很浮躁,诱惑太多,真正做半岛电竞体育平台登录
需要要沉下心来,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还有同学感到羞愧,认为自己和前辈们相比差很远。陈冬林同学说道:“搞科研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解决问题,我们要体会到做学术的快乐和幸福感”,“有了爱才会奉献,有了爱才会想方设法的去解决,对事业的热爱让她对敦煌数据的建设和文化传承做了许多,我们现在对科研依旧不够热爱,是因为没有找到做自己喜欢的点”。
就此,李老师提出有时候同学们认为写论文令人头秃,是因为怕吃苦,怕枯燥,对学术不够热爱,这是一种没有使命感的表现。她说因为不够热爱,所以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学习、去成长,她还强调学生干部代表整个院和班级的风气,是凝聚大家的核心,所以才号召大家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希望学生干部们以后做好表率作用,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最后,李老师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悟,“在我们那个年代,爱国是不需要教育的;在当今的这个年代,爱国需要教育吗?答案是需要。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的现实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不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我们,我们应当爱国。”“爱国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粮食、看到垃圾弯腰捡起等等”。最后她希望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工作中能不断地努力,互相督促,成为更好的自己。